论文摘要:报刊是什么?它是人们了解新闻事件的新闻纸,也是人们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工具之一,更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报刊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报刊语言对人们的影响可想而知。
报刊语言是有别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他有自己固有的特点,且这些特点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他会随着社会环境等各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细微变化。因而新闻工作者们得在其特点的前提下使用言语来报到事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报刊语言的日趋时代化带来了许多弊病,造成了语言的混乱,我们得加以重视,社会各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治疗这个病症,使得我们语言步入正轨。
论文关键词:报刊语言 特点 历史演变 弊病
一、什么是报刊
顾名思义,报刊就是报纸和期刊。就今天看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崛起,为了和上网的报纸相区别,我们一般认为的报纸应该是以纸质为媒介,受众为大众,报告社会和行业最新消息、刊载评论的公开发行物。
二、报刊语言以及它的用词特点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相互接触时候所使用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媒介。他产生于社会生活中,一旦形成就在传承中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而报刊,作为新闻媒体,它快速集中地反映出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及时传播最新鲜、最有趣的资讯,向人们展现历史的演变轨迹以及未来蓝图的种种信息。报刊语言是顾名思义、显而易见的概念,这里我就不再赘述,我们可以看出,报刊语言是与时代同步的。因为它产生于社会生活当中,且社会生活是与时俱进的。报刊语言的用词特点如下:
(一)讲究规范性
报刊以广大民众为服务对象,那就不可避免带上官方语言的性质。为了忠实反映社会,反映任何事件,报刊语言就必须通俗易懂、明确朴实,避免矫揉造作、哗众取宠。比如人名、地名、专用名词等是相对固定的。
(二)注意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就是报刊语言带有时代色彩,这是报刊的属性决定的。报刊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当社会上出现一种新事物、新观念、新行为的时候,人们总要赋予一个新的称谓,报刊就把这些新的称谓记录下来,进行广泛传播。如果这些称谓经常是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 它就会经常出现在报刊中。比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有个笑话:在一个小县的一个落后村庄,村长接到一个通知,说县里的“三个代表”检查团要到这个村里检查,村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因为从来都没有县里的领导到这个村里去过,村长赶紧召集了一班人搞接待。大家也知道,山区的小村庄是没什么可吃的,当然是吃白米饭,结果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现饭不够吃,问村长怎么回事,村长好象受了大的委屈似的说“不是说来三个代表吗,我就做了三个人的饭量啊,来十几个人当然不够吃。”这个笑话可以看出,这个村长是没有看过报纸和电视的,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所以才不知道“三个代表”是什么,以为是三个人。近年来报刊里出现了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词,这些新词都反映了时代特点的。比如文化娱乐方面的:人气、蹦极、新新人类、写真集、贺岁片、街舞等;经济生活方面的:超市、快餐、专卖店、网上购物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养车、下岗、福利、彩票等。
《读者》杂志上有这么一个句子:对于今天的“哈日”一族,南京大屠杀则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概念。这当中的“哈日一族”指的是喜欢日本流行文化的一类人,喜欢他们的电影、音乐、生活方式等等,“哈”有喜欢、模仿的意思。象这些比较时尚的词汇也经常出现在报刊当中,这充分说明了报刊语言的时代性。、
(三)报刊语言注重简明性
措辞的简明性也是报刊语言的一大特点。新闻要求准确、快捷地传递给读者,表述事实要干净利落,不要繁言冗语。一般来讲,报道一个新闻事件,要求几百个字、百来个字,甚至几十个字就把事件讲清楚,词语能减则减。报刊语言不同于文艺创作,可以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用夸张的语句甚至虚构的情节以突出典型的人和事,也不同于理论著作,可以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叙述要报道的事实。报刊为了简明,常常大量使用简称或者缩略语,象、一台一中、港澳地区、计生局、人代会等缩略语大量出现在报刊中。
三、报刊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新词的特点
报刊语言是社会生活最鲜活的反映,不同时代的报刊有着不同的特征,而报刊词汇往往能体现出时代变化的特征。
首先是报刊用词特点的变化过程。我们分成四个时期,分别是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跨世纪新时期等四个时期。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几组报刊词汇:三反五反、国营、生产队、大跃进;红卫兵、造反派;改革、责任制、下海、万元户;电脑、考研、手机、美容、WTO、炒房团、神六。
大家不难看出这几组词汇反映的历史时期,这些词语都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信息。
(一)建国初期
这个时期用语的政治化风格很浓,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反映社会各行各业进步的内容占了重要地位,经济类、政治类用语比重很大,这个时期的报刊语言表现出严肃的、沉稳的、庄重的、朴实的的特点。如“政府、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斗争、国家紧张局势、和平”等词语很严肃的、庄重的用语。当然,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文化氛围,词汇规范标准也没有确立,用词不当或者错误、不规范的现象也比较多见。如1955年8月17日的人民日报“推行我国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开展劳动的合理化建议,发挥机械部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劳动竞赛推向新的高涨。”高涨就用得不是很妥当。
(二)文革时期
文革的危害大家都清楚,这个时期对我国的语言规范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甚至出现了倒退,这个时期的报刊语言有这么几个特征:
1、语录词泛滥
当时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达到高峰,毛主席语录被亿万人传诵,语录的言语方式也争相模仿,成为这个时期的文化特征,翻开这个时期的报纸,几乎每篇稿子都有语录词汇和语录句子。举个例子。1970年8月7日的人民日报“毛主席的每一最新指示发表,他都连夜学习,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到群众中去宣传落实。”同一天的另一个稿子: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各省各级革委会狠抓经济领域里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
随着语录泛滥,也产生了崇拜泛滥,象“伟大、红太阳、真理、万寿无疆等颂词大量流行。”如70年8月6日的人民日报一个新闻标题“高举毛主席思想伟大红旗,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2、用词很极端
文革时期的报刊语言改变了中国传统崇尚的中庸的习惯,变的对立和极端。风格激进、尖锐,象“完全、彻底、无限、最”等词语在文革报刊中出现率是很高的。1970年8月13日的人民日报有这样一个句子“卑贱者最聪明,还在于他们能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特别是年轻人,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这里用的几个“最”明显是极端的、偏激的。再比如:1968年10月7 日的人民日报:我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信仰、无限崇拜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越学心越明,眼越亮,决心越大,毛主席的这一最新指示是非常非常英明的,非常非常正确的,非常非常及时的。
3、词汇的贫乏
文革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语言禁区,讲话都要很注意,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反革命,被批被斗,甚至被杀头。所以报刊语言词汇相当贫乏。当前港澳台地区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什么好大哦,好漂亮,好喜欢哦,好好哦等,他们是因为传统汉语言教育的缺失,接受的英殖民地的英式教育,词汇掌握得少,而不是有词汇而不敢用,与文革时期两样。
(三)改革开放时期
文革的灾难,唤醒了我国的大众对语言民主和语言文化的重建意识,产生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的语言革新期盼,所以改革开放时期,迎来了我国报刊语言发展的飞跃时期。这个时期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词,有专家称,这是我过继汉、唐、五四和建过后的第五次汉语外来词引入的高潮期。不少方言、历史词汇也出现在报刊中,进一步丰富了报刊语言。
(四)跨世纪新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转型期,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层出不穷,各种思想观念的全面涌现和碰撞,社会发生急剧转变,大量新词汇以“爆炸”形式进入报刊词汇系统中。词汇的极大丰富,报刊用词逐步多样化、灵活化,网络新词汇大量出现,是这个时期报刊语言的特点。比如用“代沟”表示两代人之间的隔膜,用“拜拜”表示再见,象模拟电视、数字电视等新词的出现,2002年人民日报上的一例子:那个10岁的小男孩是个人精,什么都懂,我真是这个虚拟世界里的“菜鸟”,竟然对此一窍不通。当中的菜鸟就是一个网络新词。这个时期的词语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音节趋向简单化
这个跟时代变化有关,报刊希望能快速而简练地传递信息,大量的简缩词出现在了报刊上。我看了大概有这么几种,一种是汉语缩略。如体改(体制改革)、影视(电影电视)、 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第二种是特殊的简缩词。2006年北京青年报有这个一个例子:一批20世纪70年代,现在30多岁的年轻人,成了社会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分子)。我们可以看出“白骨精”是指白领、骨干、精英。类似的还有“铁托”指“铁了心要考托福的人”,“武大郎”指武汉大学的某郎君等等。第三种就是旧词新意。比如,小姐和同志的称谓,过去只有名门望族的女儿才可以称“小姐”,同志,那是非常崇高而严肃的称呼,现在小姐成了从事色情服务的年轻女子的代名词,同志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再有农民、工人,过去那种高尚的、光辉的劳动者形象,现在成了无能的、弱势的、颓废的代名词。讲到这里,要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一次在一个茶座里和几个朋友喝茶,我们就看到一男的貌似找不到洗手间,就问了服务员“小姐,洗手间在哪?”那个女服务员,回头竟扇了他一巴掌,然后说,“你妈才是小姐”。尽管这个服务员有点过分,但至少她明白小姐这个旧词意思的变化。象这些旧词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它的意思发生了完全的变化,经常出现报刊当中,比较多见。
2、外来词
这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外来词就是借自外来民族语言的词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期,外来词引进的速度是比较惊人的。如:芭蕾、伊妹儿、热狗、桑拿、比基尼等,大家名片上印着的“E-MAIL”不会写成“伊妹儿”。
3、口语性和形象性
比如文汇报:就说那些傍富的女子,过去说得雅一些叫“金丝鸟”,现在说白了就是情妇、二奶而已。其中的“二奶”是口语化的新词。再比如“姑娘很养眼” 中“养眼”也是港台的方言。
4、网络新词
互联网拉进了人跟人之间的距离,使人沟通起来更加方便。人们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为了方便、幽默、或者引人注意,创造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语。如:字母缩写:GG、MM、BB(宝宝)、GF、BF(女朋友、男朋友)、3X(thanks 多谢);数字用语:如045692表示你是我的最爱,还有 359258想我就爱我吧等等。这些数字新词也时常出现在报刊上,有一期南方周刊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曾有这样一位读者将561825,77419,75,48解密为“我男人不爱我、天天说要走、救我、时报!”象这些新语言时常在报刊上,除了潮流群中人,谁会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啊。
四、报刊语言的时代化带来的弊病
信息时代,人们的是生活节奏加快,信息资源的地位不断增长,报刊作为主要的大众传媒之一,在宣传政策法规、传递信息、普及文化科技、进行审美娱乐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报刊语言又有着广泛的渗透力和覆盖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使用规范语言。
但不可否认,由于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潮的复杂流变,群众中个人利益至上、自我意识膨胀、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的倾向也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得到反映。比如: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娱乐报刊上就看到“某某明星很NB,拒绝义演”这样的标题,还有“TMD”等粗俗的、极不庄重的、极不健康 的语言意识。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某些看起来似乎“很受读者欢迎”的报刊上,不仅其内容上为凶杀、抢劫,或者影视歌星等个人的情爱生活和隐私所充斥,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迎合某些档次不高的社会心理需求的倾向,以表面的“大众化” 掩盖事实的“粗俗化”。
五、是时候动手治治报刊语病了
生病就要接受治疗这是无可厚非的事。现在我们知道报刊在语言这方面出了问题,那么在着手治疗之前得找出造成他出差错的源头。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查阅,在这个问题上,是各持己见。有人说由于社会公共语言的越来越活跃、越来越丰富,很多语言没经过调查就直接使用,造成讹误。这是一个方面,就是说他们认为这是新闻工作者失误;还有人认为,现在各大众媒体在职的编辑,几乎全部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其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这也是一个方面。然而窃以为,更主要的是现在的报纸注重广告收入导致,最基本、最根本的东西反而被忽略,成为弃履。
在我看来报刊的这种语言混乱的局面,还是思想认识上出现了问题:不把自己的语言当一回事,不注重语言的严谨性,甚至是抱着无所谓随便的态度。一个国家的语言是这个国家文化的核心,是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相互沟通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因而语言混乱对传播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莫大威胁和误导,所有的我们都得警醒及谨记。也许我们并不能起多大作用,但我们至少能从自我做起,严格规范我们的语言,对语言的使用更要严格要求。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化 > 社会文化 > >
报刊语言的特点及演变日趋时代化
来源::未知 | 作者: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_welcome**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浅谈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
- 下一篇:都市民俗学体系与都市民俗资源保护
随机阅读
- [社会文化] 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众
- [社会文化] 浅析中国传统武术社会功能
- [社会文化]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 [社会文化]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文艺学
- [社会文化] 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
- [社会文化] 论析公民文化权利与档案馆
- [社会文化] 中国人为何同种
- [社会文化] 财富:“原罪”与历史功绩
- [社会文化] 论析对外新闻报道中文化词
- [社会文化] 论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 [社会文化] 论析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与
- [社会文化] 论社会文化和政治对高校校
- [社会文化] 关于社会、文化与生活的探
- [社会文化] 浅谈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空
- [社会文化] 广义的封建主义和狭义的封
- [社会文化] 发挥大学在社会文化建设中